正在载入...
思想·坚持致胜——2019年3月学习心得
By  Suqi 发表于 2019-4-3 15:37:05 

三月份是个让我苦恼的时间段,而且目测四月份的日程安排也比较杂乱。目前是被毕业实习的大部分任务以及毕业论文的小部分工作困住。我在2月底联系了赵老师并确立了导师意向,并且效率极高地当天就开始了新的学习任务。事实上,在联系赵老师之前我是有些迷茫的,因为并不能完全找到个人感觉的最佳研究方向——这对于自己四年的本科生涯来说可能是个败笔;但综合考虑我还是选择了跟随张老师和赵老师的脚步进入视觉文化研究领域,这也是我的初衷。不过赵老师为我指明的学习内容并不完全属于视觉文化方向,而是当下比较热门的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方向。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未知的领域,可学习的新知非常多,一方面对于新内容的学习保持着新奇和欣喜的心态;另一方面也在思考它的意义,因为我认为教育技术专业应当是以教育为主、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而在进行机器学习相关内容的学习之初主要是恶补Python编程之类的知识,让我对此产生了些许怀疑。但我在把这个问题和赵老师反映过后很快就得到了赵老师的有力回应,而且这个回答使我印象深刻,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每个字:“教育技术是要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的,要让技术最大程度地促进教育。现在学习的一些技术知识也是为了进行教育研究,使我们对教育的研究更有说服力”。这使我豁然开朗:和其他专业相比,教育技术有着不可比拟的责任,那就是促进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这种应用的意义不仅限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育研究工作的价值也是其中之一。我喜欢思考一些偏哲学的思辨问题,可能并不能正确地、专业地进行分析,但至少我很享受这个过程。那么这里我在做机器学习知识的学习之前先想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让我想起了张老师之前一次例会上说到的“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现在所完成的就是前期的方向确定任务。

以上只是些自己对学习任务的整体思考,下面是我三月份在学习内容上的总结。首先不得不说,在上个学期自己正常使用视觉文化博客发文时偶尔会觉得这个平台有些老旧、功能不那么灵活,寒假期间发现网站因为升级而暂时关停,才真正感受到了它的必要性,没有它的时候会很不方便。在前面的博客日志中我引用过微软沈向阳博士曾发表过的关于阅读和写作的观点,并且我也是这么做的:多阅读、多学习、多思考、多写作(不过有的时候自己的文字已经算不上写作,只能说是一些记录);赵老师也曾在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提点我们“read widely, think deeply, write convincingly”,因此我还是非常倾向于“每有成果则记录之”的,把自己的每个小的学习任务推进情况用有代表性的知识点作为标志把这个学习过程记录下来。在没有视觉文化博客陪伴的时间里,因为自己主要是在学习Python代码的技术知识,所以我在CSDN博客中开辟了新的平台,摘录转载、总结归纳了一些内容,发布在了CSDN博客中,后附链接。尽管如此,自己的学习任务还是进展相当缓慢的,这一点在余教授向赵老师的反馈中也得到了印证。其实自己对自己比较了解,也反思了进展缓慢的原因。一方面是内部原因,自己更偏向于厚积薄发、慢工出细活,希望能细嚼慢咽把学到的东西都吃透、理解到底,但现实确实更需要提高效率,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就是外部因素,主要来自于班级和学院学生工作、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的任务,当然这已经是次要的了。但我坚信,虎头蛇尾放弃必败,细水长流坚持必胜;尽管目前有些许困难,但即使进展缓慢,只要把相关的任务长期坚持下去,每天完成自己定的小目标就早晚能完成整个大任务——坚持制胜!同时,我也非常期待在正式开始硕士生涯后自己能全身心投入一个目标的奋斗历程当中去的那种专注的状态!

 

附:五篇关于Python学习的CSDN博客链接

1https://blog.csdn.net/lingbomanbu628/article/details/88372903

2https://blog.csdn.net/lingbomanbu628/article/details/88411642

3https://blog.csdn.net/lingbomanbu628/article/details/88551097

4https://blog.csdn.net/lingbomanbu628/article/details/88625034

5https://blog.csdn.net/lingbomanbu628/article/details/88657528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思考·哲学使具象世界由形而下到形而上
By  Suqi 发表于 2018-12-2 17:28:38 

本周课程中所学习的内容比较接近哲学范畴,主要从符号学的角度来了解视觉文化。从这个层面来看,我认为符号学和视觉文化关系紧密,甚至可以说是视觉文化的一个分支。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一为外显形式上的“视觉”,一为内涵意义上的“文化”;视觉文化的研究对象和目的也正在于此。

回想起上节课的一句话,“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具象世界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有其背后所指代的含义,每一个事物都可以是一种“符号”,因为有了某种条件的限制——正如查尔斯·皮尔斯对于符号的定义:相对于某人,在某个方面,能代替(代表、表现)他物的某种东西。赵老师也借这句定义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思想:要想完美自己的概念定义,就要严格自己的限制条件。就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一命题,在失去参照物或者限制时,一切都将是无意义的。这是从形而上的角度看待符号学或哲学与视觉文化的联系。

从形而下的角度来看,一个非常实际而且确切的例子就是知识的可视化。现时媒体发展迅速,视觉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它的促进,形而下的各个事物变得更加具象,似乎所有都可以用视觉来丈量,包括原本处于抽象层面的“知识”。在书本乃至生活中各处,知识越来越多地被用视像来代表,视像就变成了一种符号。在这种情境下,视像就是形式能指,其背后的含义就是意义所指。

形而下的能指可以依据其具象分类有不同的层次,当达到一定高度后就上升到了形而上层面,形而上的所指根据其哲学意义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层级。下图即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以窗花这一实例展现了所指意义的层次关系。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思想·倡导“人”的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
By  Suqi 发表于 2018-12-2 16:41:25 

最近两周是思想反复接受高层次洗礼的两周。1111日,有幸在随园校区听取了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祝智庭教授关于信息化2.0背景下教与学改革的讲座;1121日,又认真聆听了江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教育技术指导委员陈明选教授关于互联网环境下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创新讲座。作为新晋准研究生,十天内连续接收到如此多的知识,一时间头脑甚至无法完全内化两位教授的新思想。

一、通过教育审视技术

作为国内智慧教育研究带头人,祝教授亲和而严谨的治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讲座开头就抛出一个和我们教育技术密切相关的问题:为什么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促变作用远小于其他领域?在他看来,商业的主要目标就在于便捷性——只有便捷的的体验才能使用户认可产品——而教育的终极目标与只达到便利的这一片面目的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在某些情境下教师反而需要故意设置障碍与困难,通过故错、设疑等方式达到教育的效果。在这种形态下技术对教育而言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祝教授善用实例,这些实例也是他多年的研究所观察到的教育技术实践。他在课件中展示了硅谷精英Alt School微校、美国高科技中学HTH、美国教育技术规划、美国未来就绪学校、英国伯明翰大学NAO、美国的home-schoolingK-12Google教育、STEM教育研究所、美国优势成绩单联盟、国际教育创新大赛等等,无论抽离出任一问题都可以拓展为一篇学术论文的课题,极具研究价值;同时这也再次启示着我要时刻保持观察和发现的态度,保证自己不与教育技术前沿脱节。其中有关高考机器人的例子非常发人深省,祝教授和我们探讨“机器人已经可以考上清北”这一现象究竟是“人”的喜悦还是悲哀?他指出,首先机器人只是有知识无文化的,这是否也映示着我们的一流大学也是如此;其次机器人能完成这种“没头脑、没意义”的工作,那么我们作为真正的人是否应当去处理更有意义的任务?一个低起点的问题,引出两个深层的不同角度的新问题,以问题回答问题,更加促使我们积极思考。

最后,祝教授提出,慎言“技术引领教育变革”,多数情况下技术只能达到促进作用;同时他还认为,“教育内无伟大案例,创意内却有”,并以乔布斯与苹果公司产品为例佐证了这一观点。总之,祝教授的讲座通篇没有离开教育,但却是通过教育带领我们重新审视了技术的定位——的确,教育技术必须姓“教”而非姓“电”;技术巧妙恰当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教育。

 

二、通过技术反思教育

陈明选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理解性学习”。作为一名资深的教育技术研究工作者,他在讲座中的一言一行都能让人感觉到他从未离开过教学课堂的一线。从整体上来说,陈教授则和祝教授的思路基本恰好相反,主要贴合其“互联网环境”这一技术背景,逐层分析了教育的新形势和新发展。

首先,从教育的角度来看,陈教授通过提问当下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再次使人认识到技术之于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他指出现在的学校教育僵化、学习活动表层化,教师和学生对教和学的关注点已经偏离到了讲解知识的能力和考试过程中知识的精准复述能力。围绕关于教育的问题,陈教授的两个发言主题“深度学习”和“核心素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祝教授有异曲同工之妙,对我们思考和研究的指导意义重大。

关于“深度学习”,这一点祝教授也曾引导我们思考过。在高考机器人的案例中,祝教授提出“我们作为真正的人是否应当去处理更有意义的任务”这一问题就意在告诫我们深度学习的重要性;陈教授也通过“202560%工作岗位将被AI替代”这一数据具象化地说明:机器人已经能够完成诸多机械化任务,并已经逐步开始了深度学习;反观真正的“人”却还停滞不前地依旧在进行着浅层的快餐化学习。教师岗位终归还是需要的,但在深度学习背景下,新时代的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促进深度学习的一项重大举措,就是我国高中课标的重新制订。新的课标以“注重立德树人,塑造核心价值观;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终身发展力”为原则,重新整合和优化了我国之前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陈教授用了一个学车的例子来体现核心素养的内涵:在教学实践上依照“知识、技能、能力、素养”的顺序来实施,但在课程设计时其规则是正好相反的,即所追求的是学生在发生遗忘后所学的知识可能会丢掉,但素养会持续存在。

其次,从教育研究的角度来看,陈教授认为当前教育理论的研究过于空洞,对实践的关注不足;而且囿于缺乏类似商业领域的利益催化,教育研究内容不关注前沿技术的发展、教育形式不能与时俱进、教育本身也不追求最终教育效果的最优,这对当前教育和教育研究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严重的阻碍。因此陈教授在进行“理解性学习”的相关研究时,就注意避免了这些问题;但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陈教授的“理解性学习”和祝教授的“智慧教育”也殊途同归——毕竟,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当代社会中,也是有着其哲学性根本研究目的的。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思想·发现教育研究和优秀学者的共性
By  Suqi 发表于 2018-11-14 17:28:53 

1110日全天,我在随园校区全程听取了研究生师兄师姐们关于个人毕业论文的报告。报告分为两场,上午场是二年级的开题报告,下午场是三年级的中期答辩。因为自己研究水平不足,因此总体来说对开题报告的理解更容易一些,给我留下的印象也更深;且由于工作量、研究方向和实验内容的不同,导致开题报告讲解的条理性比中期答辩更强一点。但对于我来说,两者都算是打开了一盏新世界的大门。

开题报告的格式比较统一,每个人基本都是按照“概念界定-选题理由-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方案”的顺序来介绍论文的定题方向,所不同的是依据研究内容特点和汇报人的个人风格讲解各有侧重。我能够发现的有以下几点规律:

1)同一指导老师的选题会在内涵上有明显或不明显的相通性,这也是老师研究方向和研究风格的体现;

2)台上的答辩时间总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汇报人前期充足的准备和对本人论题的绝对熟悉,讲解时把握住重点和亮点,将最有意义的内容有条理地讲出来;

3)最后,对于自己在论文中所说的每句话,特别是题目中的每个词都应当既有上位的理论依据,又有下位的实践体现。前者不必多言,在我的前面几篇日志中已有提及,即赵老师曾在课上多次强调的原则:“Write Convincingly”;后者则是这次开题报告中评委老师所说,比如柏老师和朱老师针对某开题报告的建议是“如果是基于设计的研究,那么这个‘设计’的思想必须要多体现。研究方法和策略说不清楚,后续的问题解决可能会受影响,导致最终不会运用这个策略来解决。”老师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我只能隐约感受到某种介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缺少了我并不清楚的某种思想,但几位老师则能快速地抓到要点,一针见血给出解决办法,我想这就是学术素养的差异吧——而这个观点又和前面第二点相通,要求我们必须对自己的论文非常了解,达到无懈可击的程度。

 

 

1111日下午,我又有幸在随园校区参加了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的泰斗祝智庭教授关于智慧教育的一场讲座,主题为“信息化2.0背景下教与学的改革”。祝教授沉稳又不失诙谐的风格,让我们了解到他的思想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作为“大家”的人格熏陶。讲座中有很多的国际智慧教育实例,也有将实例进行总结,提升到理论高度的归纳。祝教授戏称“这份PPT每一页展开,都可以写一篇论文”。确实,祝教授提到的都是非常典型的教育技术应用,不仅有学术趣味性,而且都有研究价值,非常值得作为继续深度挖掘的课题。经过整理,我认为我在后面的日志中还有以下几个需要陆续地进行思考的问题。

1)为什么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促变作用远小于其他领域?

2)中国的传统(文化)思维对教育及其发展有哪些影响?

3)现代教育研究的是个性化学习还是个性化施教?

4)辨析“教育实质上是在建构人脑”。

5)“教育科学”这一称谓对我们自身来说是贬低还是提高了自己?

 

 

两天的随园之旅,使我对学习研究乃至以后的日常生活都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1.仅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是不够的,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才是最终目标,但这需要一段极其漫长的路要走。仔细地思考过后我发现,所见到的“大家”学者,以及身边优秀的同学,无一不是时刻带着一份超强清晰的逻辑性在行走、在研究;除此之外,还有批判性、创新性等等。

2.环境的熏陶确实很重要。一个“准”字使我们与所见到的研究生师兄师姐产生了很大的差距,不“在其位”,多数时候无法很好地体会“其职”的意义,也就更无法去“谋”了。长期生活在一个学术氛围极强的环境中,即便是一棵树也能够散发出书香气息。

3.阅读哲学相关的文章或书籍总能使我获得内心的安静,并且最重要的是平时总不被激活的积极思考的脑细胞又重新获得了思考的环境和能力,也能够真正地使自己沉于其中,不再而且也无法分神。

4.我在网上看到,祝智庭教授早年学习数学,后转向计算机科学,并最终投入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这个研习方向的逐渐变化让我再次看到了学科与人思想的交互影响。数学作为一项极为精密和精妙的自然科学具有独特的魅力,数字与数学科学的发展则支撑起了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基础,而计算机技术说到底只是一种技术手段,或者叫途径和方法,它应当为其他各领域的进步提供优越的环境(当然,它并不仅限于此)。由此我想到了几个月前参加南师大夏令营时有幸听到高等教育研究学者王建华教授讲座时的一个观点,“任何领域的研究在达到一定高度时都能够上升到哲学或教育学的层面,或者说与其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又与张一春教授在《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中所说的一致,“教育技术归根到底应该姓‘教’而不姓‘电’”。在我的理解看来,这即是说其他各领域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终极目标是且必然成为服务于教育的一种促进手段——目前我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毕竟,一切研究都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这正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3页  4篇日志/页 转到:

 
站点公告
正在载入...
站点日历
正在载入...
最新日志
正在载入...
最新评论
正在载入...
最新留言
正在载入...
友情链接
站点统计
正在载入...
日志搜索
用户登陆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