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思想·发现教育研究和优秀学者的共性
By  Suqi 发表于 2018-11-14 17:28:53 

1110日全天,我在随园校区全程听取了研究生师兄师姐们关于个人毕业论文的报告。报告分为两场,上午场是二年级的开题报告,下午场是三年级的中期答辩。因为自己研究水平不足,因此总体来说对开题报告的理解更容易一些,给我留下的印象也更深;且由于工作量、研究方向和实验内容的不同,导致开题报告讲解的条理性比中期答辩更强一点。但对于我来说,两者都算是打开了一盏新世界的大门。

开题报告的格式比较统一,每个人基本都是按照“概念界定-选题理由-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方案”的顺序来介绍论文的定题方向,所不同的是依据研究内容特点和汇报人的个人风格讲解各有侧重。我能够发现的有以下几点规律:

1)同一指导老师的选题会在内涵上有明显或不明显的相通性,这也是老师研究方向和研究风格的体现;

2)台上的答辩时间总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汇报人前期充足的准备和对本人论题的绝对熟悉,讲解时把握住重点和亮点,将最有意义的内容有条理地讲出来;

3)最后,对于自己在论文中所说的每句话,特别是题目中的每个词都应当既有上位的理论依据,又有下位的实践体现。前者不必多言,在我的前面几篇日志中已有提及,即赵老师曾在课上多次强调的原则:“Write Convincingly”;后者则是这次开题报告中评委老师所说,比如柏老师和朱老师针对某开题报告的建议是“如果是基于设计的研究,那么这个‘设计’的思想必须要多体现。研究方法和策略说不清楚,后续的问题解决可能会受影响,导致最终不会运用这个策略来解决。”老师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我只能隐约感受到某种介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缺少了我并不清楚的某种思想,但几位老师则能快速地抓到要点,一针见血给出解决办法,我想这就是学术素养的差异吧——而这个观点又和前面第二点相通,要求我们必须对自己的论文非常了解,达到无懈可击的程度。

 

 

1111日下午,我又有幸在随园校区参加了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的泰斗祝智庭教授关于智慧教育的一场讲座,主题为“信息化2.0背景下教与学的改革”。祝教授沉稳又不失诙谐的风格,让我们了解到他的思想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作为“大家”的人格熏陶。讲座中有很多的国际智慧教育实例,也有将实例进行总结,提升到理论高度的归纳。祝教授戏称“这份PPT每一页展开,都可以写一篇论文”。确实,祝教授提到的都是非常典型的教育技术应用,不仅有学术趣味性,而且都有研究价值,非常值得作为继续深度挖掘的课题。经过整理,我认为我在后面的日志中还有以下几个需要陆续地进行思考的问题。

1)为什么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促变作用远小于其他领域?

2)中国的传统(文化)思维对教育及其发展有哪些影响?

3)现代教育研究的是个性化学习还是个性化施教?

4)辨析“教育实质上是在建构人脑”。

5)“教育科学”这一称谓对我们自身来说是贬低还是提高了自己?

 

 

两天的随园之旅,使我对学习研究乃至以后的日常生活都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1.仅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是不够的,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才是最终目标,但这需要一段极其漫长的路要走。仔细地思考过后我发现,所见到的“大家”学者,以及身边优秀的同学,无一不是时刻带着一份超强清晰的逻辑性在行走、在研究;除此之外,还有批判性、创新性等等。

2.环境的熏陶确实很重要。一个“准”字使我们与所见到的研究生师兄师姐产生了很大的差距,不“在其位”,多数时候无法很好地体会“其职”的意义,也就更无法去“谋”了。长期生活在一个学术氛围极强的环境中,即便是一棵树也能够散发出书香气息。

3.阅读哲学相关的文章或书籍总能使我获得内心的安静,并且最重要的是平时总不被激活的积极思考的脑细胞又重新获得了思考的环境和能力,也能够真正地使自己沉于其中,不再而且也无法分神。

4.我在网上看到,祝智庭教授早年学习数学,后转向计算机科学,并最终投入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这个研习方向的逐渐变化让我再次看到了学科与人思想的交互影响。数学作为一项极为精密和精妙的自然科学具有独特的魅力,数字与数学科学的发展则支撑起了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基础,而计算机技术说到底只是一种技术手段,或者叫途径和方法,它应当为其他各领域的进步提供优越的环境(当然,它并不仅限于此)。由此我想到了几个月前参加南师大夏令营时有幸听到高等教育研究学者王建华教授讲座时的一个观点,“任何领域的研究在达到一定高度时都能够上升到哲学或教育学的层面,或者说与其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又与张一春教授在《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中所说的一致,“教育技术归根到底应该姓‘教’而不姓‘电’”。在我的理解看来,这即是说其他各领域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终极目标是且必然成为服务于教育的一种促进手段——目前我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毕竟,一切研究都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这正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正在载入...

 
站点公告
正在载入...
站点日历
正在载入...
最新日志
正在载入...
最新评论
正在载入...
最新留言
正在载入...
友情链接
站点统计
正在载入...
日志搜索
用户登陆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