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

公告

正在载入...

文章

评论

留言

连接

信息

登陆

搜索

2018-11-29 15:25:42
【讲座笔记】现象学地“看”

现象学地

20181123日下午,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所的方向红教授用比较通俗的表达给我们做了一次关于《如何现象学地看》的讲座。方教授就讲了四个阶段,第一个:我看到一个对象;第二个:我往回看;第三个:退一步,我怎么看到这个普遍对象;第四个:再往回退,这个整体是我组建的。越往上走越高级。

现象学是一种哲学方法,也就是人理解世界和人生根底的观察方法。这种观察的独特性在于它永远不离开直观现象。方教授指出不同,他将拆分为+,是每一次的看见,而看也并不简单,看不是一次性的行为,它包含了观念和感觉两个行为,而观念和感觉又是相互充实的。例如杯子包含了个人体验和普遍的观念,个人体验是我们看到杯子时的直观感受,而普遍的观念是一种用来理解的上位概念。我们先有观念才有具体的看,如果没有观念,我们就无法将看的感受表达出来。在现象学中,观念是先于概念的,现场有老师对此产生疑惑:在教学当中,老师先讲解概念,学生脑海中有这样的概念意识,当生活中切实体会到这样一个东西则形成了真正的理解。当时我心里所想的是自上而下的教学和自下而上的教学,这位老师提到的情况属于自上而下的教学方式。方教授用机器人识别杯子的例子来解释观念先于概念,假如给机器人植入杯子的定义并让它从陈列的物品中取出杯子,它最后不但拿了杯子也拿了烟灰缸,因为烟灰缸的外形中与杯子的定义有相似之处。杯子的概念是将所有杯子的相似特点抽取出来形成的,抽取的过程如下:存在一个C杯子同时与A杯子和B杯子相似,又存在一个D杯子与ABC杯子都相似,一直不断往后退,拥有这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叫做杯子。从功能来讲,杯子的用处是喝水,但如果用吃饭的碗当做杯子喝水,这时碗也可以说是杯子。我想针对杯子的例子,观念先于概念中的观念可以理解为可以盛水喝的容器称为杯子,概念“杯子”则是对所有这种容器的相似特征的概括。现象学中,只有自我是先于存在和观念的,方教授解释到我们只有在一个人去世之后才能定义她/他是伟大的,因为人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直到去世后才停止。

方教授指出现象的背后没有本质,所有该显现的东西已经显现,只是我们没有看见。就像一个放在我们面前的杯子,我们站着看只能看到杯子的一面,只有转一圈才能看到它的背后。现象学中还注重整体思维,认为组建了整体,整体安排每个环节使其勾连,每个环节都是观念,观念和体验勾连,然后就有了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方教授就他“出差”举了个例子,出差这个整体包含了出行、生活、报告等环节,出行包含了车票、身份证等,生活包含了衣服、吃饭等,报告包含了PPT、脑海中的知识等,这些环节不是孤立而是紧密联系的,相互勾连构成整体。

从看的程度来讲,看有一瞥、凝视、注视等分类,看可以是一种看待问题的方式,还可以是一种反思。反思属于第二阶段的看,举个例子:昨天A同学冒犯了B同学,今天B同学回想昨天这件事情,思考是因为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还是A同学受到了什么刺激或其他什么原因这样对待自己?这是一种往回看的行为,是一种反思行为。

现象学属于哲学范畴,晦涩难懂,加上时间原因,方教授的本次分享只介绍了入门的一点点知识,因此老师给现象学的初学者列了一个书单:

1.最低限度的阅读:

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之“准备性部分第二章”,欧东明译;

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之"第六研究”,倪采康译;

布伦塔诺:《根据亚里士多德论<是者>的 多重含义》;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之“导论“与”第一篇”。

2阅读进阶:

胡塞尔:《逻辑研究》(全本)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全本)

18教育技术 刘晓红

20181125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正在载入...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