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


公告
正在载入...

我的分类(专题)
正在载入...

日志更新
正在载入...

最新评论
正在载入...

留言板
正在载入...

链接

Blog信息
正在载入...





《男孩》(1958) ——看见的真实性
zhangyanyan 发表于 2015-10-31 22:09:34

《男孩》(1958

                     ——看见的真实性

这张照片的题材并不重大,但却是布列松的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几乎无人不知的名作。从表面上看表现一个男孩:两只手里,各抱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的走回家去,好像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傲娇的表情、微抬的头、大大的步子把主人公的那种骄傲开心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照片中的人物,情绪十分自然真实,显示出布列松熟练的抓拍功夫。抓拍是布列松一生所坚持的基本手段,他从来不去干涉他的拍摄对象。

为什么不能去干涉拍摄对象呢?

布列松认为,摄影作品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每个摄影师都应深具尊严感,都应意识到无论一幅摄影作品画面多么辉煌、技术多么到位,如果它远离了爱,远离了对人类的理解,远离了对人类命运的认知,那么它一定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布列松的立意是高远的,但他选取的素材通常都是微小的。在摄影中,最小的事物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因而,他的相机对准的都是我们现实中可见的、熟悉的人和物,是他让我们发现,在这习以为常中有美和感动。而《男孩》(1958)就体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我最敬佩布列松之处就是他作品的真实感,从不弄虚作假,从不会为了拍照而拍照,不会扭曲事实,观众看到的永远是真实的、可信的。一个“社会责任”说的很容易,可是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随便一搜关于记者造假的事例比比皆是。越来越多的记者在利益面前忘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和责任,没有承担起大众赋予这个角色的神圣涵义。记者是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导工作的人,其主要职责和任务,就是代替广大的民众前往事情发生的现场,或是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并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透过报导呈现于大众媒体之上。记者的首要任务就是一定要保证报道内容真实性就是真相的传递者。《匹诺曹》这部韩剧的热播,就是对记者这个行业的深刻反思。因为一个记者的错误报道和错误的舆论引导导致了大众对于男主角的父亲的误解,使父亲死后背负污名,母亲跳海自杀,与哥哥失去联系,落得家破人亡的悲剧。女主角也因患有说谎就会打嗝不止的匹诺曹综合症,难以从事其他职业,最终直面病症,选择做一名报道真实情况的社会部记者。虽然不是特别有正义感,但是每当回避事实时就会因打嗝而不得不说出真相。因此,比起其他记者,她有更大的动力去追求真相。虽然电视剧是虚构的,但是如果真的只有皮诺曹的患者才会说真话,才会报道真相,那我们的周围到底有多少是可以相信的呢?是不是太可悲?当然还是有很多敢讲真话直面各种问题的正义的记者,但是有时他们的人身安全却成了最大问题,希望这个社会可以有越来越多的正能量,为敢讲真话的记者提供一个环境。

当图片真实性的保证如此艰难,因此在这个以图片为主的读图时代,对于“看“行为的忧虑不是空穴来风,我们不再仅仅是看不懂,看不好,更是会被看的东西欺骗。是我们“看”不等于“看见”的更深的担忧。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在一双慧眼支持下拥有辨别真伪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提高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水平。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正在载入...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