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正在载入...

公告

正在载入...

我的分类(专题)

正在载入...

日志更新

正在载入...

最新评论

正在载入...

留言板

正在载入...

搜索

链接

Blog信息

正在载入...




 

对符号特征的几点总结
qiulinlin 发表于 2000-11-8 17:21:25

对符号特征的几点总结

一、从符号的定义看其代表性

张老师定义:符号是指能够代表另一样东西的某种东西。

互动百科定义:符号,在一种认知体系中,是指代一定意义的意象,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组合,也不妨是声音信号、建筑造型,甚至可以是一种思想文化、一个时事人物。

我的理解:符号是有一定意义的人为创造物或客观存在着的实物。

即不论一种符号是人为创造的还是本身存在的,只要它能代表它本身之外的其他任一或多种事物,且具有一定的指代意义,那它就可以称之为符号。如:肯德基代表美国的快餐文化时可以被视为符号,毛泽东代表中国人民革命精神时就成了符号,自由女神像代表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时也自然而然地作了象征美国的符号等等,符号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均体现了符号的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代表性,而这个“代表性”正是其意义所在。

二、从符号的产生谈其可持续发展性

我不禁想到:符号是怎样产生的呢?张老师在课堂上给出了答案:是人类表达的需要促使了多种符号的产生。继而,我又想到:符号的产生、使用和创造有什么关系呢?我想,它们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说明:

人类一旦有了表达的需要,就要寻求合适的途径将自己的思想展现出来。从原始社会洞居人的肢体动作到后来不同历史时代相继出现的语言、图像、文字和多媒体(如影视、动画等)的符号演变过程,生动演绎了上图的循环过程。即从人类有了表达的需要开始,继而产生第一种符号,这种符号被人们反复利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表达缺陷(由于符号种类太少,或因为符号形式与表达内容不相契合等),而这时一种新符号的形成就具备了必要条件,加上人类的创造智慧和其他有利的社会条件,这种新符号就应运而生了,而它又参与到下一个循环中,如此往复,生生不息,这正体现了符号的可持续发展性

三、透过三种具体的符号形式解读其复杂性

符号形态

符号属性

形式(与实物相比)

指代关系

优点

缺点

文字

截然相异

人为规定

概括性强

抽象模糊

图形

相异

人为规定

较概括直观

较抽象

图像

相似

客体相似

形象直观

表意局限

表中的三种符号形态均可再分,如下图所示。从这三个符号的个案的分类层次和数量就可看出符号是何其的复杂!而这种复杂性不仅仅体现在这几个有限的个案中,我想它应该是一种演绎推理逻辑,即符号的复杂性普遍存在于每种具体的符号形态中,而反过来看,正是这每种具体符号形态的复杂造就了整个符号体系的复杂性

四、通过视觉作品的解读阐释符号传播的间接性

像书法、绘画、摄影等这些视觉特性较强的作品的形成都与作者的情感发展密切相关,我们作为视觉受众就必定会受其影响。这种影响就像社会大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一样不可抗拒。而我们受其影响的前提就是其作品能够打动我们,让我们的心灵受到触动,且往往这也是优秀的视觉作品的显著特点。我想:它们之所以较之生活中的实物更能吸引人、唤起人们的共鸣,是因为作者过滤了生活中与其情感无关或相悖的因素,突出放大了与其情感相契合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而使其作品最终发光发热。视觉作品成形的这整个过程发端于作者情感受到触动,作品创作过程也始终贯穿着作者的情感诉说,这就导致了视觉作品这种符号传播的间接性。人们不得不通过作品去解读作者的创作情感,进而才能深刻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正在载入...





© COPYRIGHT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正在载入...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