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


公告
正在载入...

我的分类(专题)
正在载入...

日志更新
正在载入...

最新评论
正在载入...

留言板
正在载入...

链接

Blog信息
正在载入...





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苦与乐
2016doctorblog 发表于 2016-6-6 21:20:22

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苦与乐


……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访学工作总结
2016doctorblog 发表于 2016-6-6 10:54:37

访学工作总结


……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厚积而薄发,学他而思己
2016doctorblog 发表于 2016-6-3 22:52:06

                  厚积而薄发,学他而思己                        

                     琳子                    

          一个学期转眼又过去了,眼看着这门课要接近尾声了,心中却有不舍和感慨。虽然每次上课的心情和大家一样紧张又焦虑,每周完成作业时压力都很大,面对张老师心中总是忐忑,但是每次上完课的收获是不小的,正如那句话:”当你感到吃力的时候正是你进步的时候”。就个人而言,我是比较喜欢这种“吃力”的课,根据以往的求学经验可知,当我觉得有一门课轻松不费力的时候,现在回想起来却发现并没有从这门课中学到什么东西能够记忆至今。现在能够回想起来的知识竟然都是当时倍感压力的课程,比如研一的时候上了张老师的写作课,那个强度对于当时一窍不通的我来说还是有点负荷的,每周都需要汇报自己的论文标题改进的如何,还要评价别人的标题写的如何,就这样熬了一个学期我才慢慢打开了写作的大门,知道什么是论文以及如何写论文,所以逼自己一把也许能发现不一样的我,又想起一句鸡汤:“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 you stronger!”

        我觉得上张老师的课最大的收获有两个:一个是开阔视野,学到很多知识,包括论文写作的技巧、各种文化与思想以及思考的方式方法等;还有一个就是知道自己的不足,包括哪些方面我还需要提高、我的写作“诟病”在哪里、别人哪些地方比我厉害可以借鉴学习等。对自己有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然后去不断汲取养分改善它,这是进步的一个重大前提。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自己还是缺少积淀,缺少和“巨人”交流的过程,之前因为种种压力急于发表文章,导致了有点“拍脑袋写文章”的毛病,文章的深度不够说明书读的还不够多。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功,现在这个过渡阶段相对比较轻松,也许应该利用这个不慌不忙的增值期好好充电,厚积而薄发,写出来的东西才是思想的精华。
         所以,这周我的重心放在了阅读上,按照阅读的目的性也分为了两种方式:积累沉淀型和问题解决型。
         1.积累沉淀型
         之前张老师反复推荐我们要多看一点哲学和逻辑学的书,肯定大有裨益,我意识到这方面自己还知之甚少,所以就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心想着自己还是初学者,看太专业太深的书也看不懂,所以就借了一些类似“概论”系列的教材,作为入门级导入,做好笔记,装点干货。
         看了逻辑学之后发现逻辑思维对论文的论证很有帮助,比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属种差定义方法”、“概念的划分”等等,原来这些论文中常见的逻辑错误都在书中有依可寻,还有“类比论证”、“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等逻辑方法。对写作的帮助也是显著的,例如下次再让我定义一个概念的时候,我会先想想它的属,再想想它的种差;概念分类的时候我会想想有没有越级划分或者划分不全。除了这些立竿见影的效果,看完之后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提升了批判性思维,以前总觉得别人说的写的都是对的,从来没有质疑过别人的观点,现在呢总是会想想别人说的到底对不对,为什么对或者为什么不对,能找出逻辑漏洞来,同时,也会注意自己的写作是否逻辑严谨。
        然后,我又看了一部分哲学类的书,认识了一些思想大家,虽然有些观点还是不太理解,但也比之前知道的多了。看书的时候还发现许多哲学家都是犹太人,比如佛洛伊德、胡塞尔、卡西儿,犹太人的聪明勤奋遗传了一代代;父母不是富商就是知识分子,比如叔本华、尼采、伯格森,联想到家庭环境对教育的重要作用;还有很多哲学家是在被法西斯迫害流亡到其他国家时产生了创作的巅峰期,可见生存环境对人潜能的激发。看到佛洛伊德的部分尤为感兴趣,这部分读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可能是对心理学感兴趣吧,之前就看了很多心理学的书,现在了解到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的关系,人做梦的原因和平时有一些习惯性失误的原因,其实都是无意识的压抑暂时得到宣泄。还发现,其实很多哲学理论都在不断的肯定、推翻中发展的,每一个理论其实都有局限性,没有哪一种哲学思想能够被社会一致认同,就像佛洛伊德提出了无意识的理论推翻了传统的意识决定论,但是他的观点又忽略了社会性的作用;杜威否定了“二元论”提出了“经验主义”,但是这种经验主义又带有唯心主义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事物。这可能就是西方哲学的鲜明立场与东方哲学的混沌思想的区别(比如“中庸之道),用中国哲学来解释这种现象就是凡事都有两面性,不能绝对。
        刚刚看起这类书,还没读完,接触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希望后面能继续读下去,也许会有更多新的体会。
        2.问题解决型
       上周汇报了论文标题,最大的问题还是我的思维定势,喜欢否定问题来提出观点,不知怎样正面提出问题。所以,这周准备多看看一些高质量的论文,看看别人是怎么提出问题的,借鉴学习别人的方法、表达方式、逻辑思维,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通过比较几篇论文的开头发现有几种情况:有的论文第一部分是理论介绍,是对于论文题目中的核心概念进行阐述,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观点,以增加论文的学理性和可信性,但是我觉得如果用文章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来介绍别人已有的成果或者大家都知道的东西并没有什么意思,感觉只是“文章的搬运工”而非“创造者”,除非这个概念真的鲜有人知需要给读者普及一下;而有的是某种现象(问题)的源起,其实也就是张老师说的“历史的方法”,将这个论题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纵观历史研究历程让读者对论题更为了解,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可靠性,当然我觉得一般这种都是大家风范,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是很难写出来的;还有的就是当作者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时他会先阐述这个观点产生的必要性,也就是“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当然也有像我这样反面否定旧现象来引出新观点的,但大多数还是正面引导,说明这个新观点的需求和价值。
       暂时就总结了这些心得,感觉书看的越多问题就越多,感悟就越多,一下子又不小心就变成了话痨,这可能就是有感而发吧。希望后面能有时间看更多的好书,一点一点的积累起来,慢慢变成我的写作养分,希望我今后写出来的文章要一篇比一篇精彩,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对完美形象的追求是广告的伎俩
2016doctorblog 发表于 2016-5-29 18:26:48


对完美形象的追求是广告的伎俩



——读《镜城突围:消费时代的视觉文化与身体焦虑》有感



读到首都师大中文系教授陶东风的作品《镜城突围:消费时代的视觉文化与身体焦虑》,很受教育,也深得启示:一篇好文章,表达上可以直白,但是思想上却必须有深度、具有独到的见解。



  在这篇文章之前看的是南京大学周宪教授的《模仿、复制和虚拟——视觉文化的三种形态》,周宪的这篇长文,洋洋洒洒数万字,阅读也颇费心神,前一段时间的阅读,尚存在部分费解内容,也许是最近看了点书,涨了点知识,所以这样的感受小了些,但感觉其有叙述的深度,非一般人轻易可以理解,于是在我心中不免逐渐形成教授的论文都应当是这样的感觉。但是在读陶教授的这篇文章时,感觉其用词潜句没如周宪频繁使用专业术语,话语直白近乎于如日常生活,于是在心中就有了一个判断:这篇文章质量……



  但随着阅读的推进,其论述使人逐渐沉入其描述的内容而忽略了其文字表面:文章从现代社会的消费属性说起,在视觉传播时代,人们逐渐把目光聚焦于自我形象,对于自己形象的不满足促使了对可以修正形象产品的消费。在论述到这里,一般读者如我,可能就会产生一种疑问,人为什么会产生对自身形象的不满?确实,作者引入一个新的概念镜城,镜子一样的城市(这是我的一种理解),也就是说,传播媒介中的广告、电视、网络等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身体图像符号世界,在看到里面塑造的标准身体符号后,促使人对完美形体身态的追求。这样的镜城,也已经脱离镜子的作用,除了看清自己的形象之外,更多的是给人塑造一种完美的形象,一种人人羡慕追求的完美形象样板。对于人完美形象的塑造,古时就已有之,如《陌上桑》对于罗敷形象的塑造。但是文字的描述无法与视觉化表达形象生动,这也造成古时人们对自身的形态的追求无法企及当下的原因。



  那么,当下对自身完美形象的追求到了何种程度?作者借用国外的一组统计数据,来说明人们是如何对自身形象的不满足,按身体从下到上,小腿、大腿、髋关节、臀部、腹部、胸部、上臂等等,都有极高的数据比例;另外作者这里没有说到的,其实还有对自己面部容貌的关注,其数据想必也同样非常的疯狂。



  是何种动力促使人们比历史任何时候更关注自身的形象?作者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广告,在当下的消费社会中,广告信息是使我们的整个文化迷恋身体的主要教唆者。从各种模特表演、“形象大使”“形象楷模”等等角色,她们的形象成了大众既自卑又羡慕的理想身体’”。他们是一面镜子:我们现在是怎样的,通过努力我们能达到理想的状态是怎样的。于是,大众在这样消费社会所塑造的视觉形象符号中沉迷,受其影响,被其控制。



  广告所塑造的完美形象给大众带来的情绪不稳定和焦虑,促使人们要认清其伎俩:先是制造一个完美身体形象,促使人们感到自卑、焦虑,然后又给你以希望:只要用了我们的产品,就能拥有理想的身材。这样的总结真是极其形象生动,对广告的刻画也可以说是入木三分:世界本风平浪静,广告却偏使风起。作者这样的概括正切中广告的要害,打中了广告的七寸,促使人们认清广告的实质。但是如果站在产品推销的角度,评价一则广告的优劣,这结论也恰是最重要的标准。



总概本文的核心思想,其对广告伎俩的形象生动的概括是其最大的亮点,纵观目前所见的优秀的广告作品,无有不是采用这样的广告配方。这种独到的见解,不仅对视觉文化消费时代的大众有了极大的教育,也极大的启发了广告行业。

来源:孟建 Stefan Friedrich[德]. 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没能按张老师要求整理出写作提纲,权且练练笔,为以后打基础吧!】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0页  4篇日志/页 转到:


 

Powered by Oblog.